
一个老友,姓王,我们都叫他老王。
前天下午,他没打招呼就跑来我这喝茶,一脸的官司。
老王是做餐饮的,在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开了三家连锁的本帮菜馆,生意一直不错。疫情那几年,别人都关门大吉,他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传奇。
可他那天坐在我的茶台对面,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整个人像被霜打过的茄子,蔫儿了。
我照常燃香,烧水,洗杯,冲茶,没问他。
我知道,他自己会说。人心里有事,是藏不住的,那股能量会从他的每一个毛孔里往外渗。
果然,三杯茶下肚,他长叹一口气,开了口。
“不行了,撑不住了。现在的人,兜里比脸还干净,谁还出来吃饭?三个店,每个月流水哗哗地掉,房租、人工、食材,样样都是张着嘴的吞金兽。再这么下去,年底就得关门。”
我给他续上茶,静静听着。
“我在想,是不是得搞点新花样?我看市中心新开的那个商场,人气还行,要不,我再投一笔钱,去那开个小而精的新店,做点年轻人喜欢的融合菜,搞搞直播引流,说不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他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像一个即将溺水的人,拼命想抓住一根稻草。
我放下茶壶,问了他一个问题:
“老王,你觉得,你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钱啊!缺现金流,缺能让我翻盘的资金。”
我摇了摇头,轻轻说了两个字:
“定力。”
他愣住了。
我继续说:“你现在缺的,不是寻找新机会的能力,而是面对坏消息时,保持不乱、不慌、不盲动的心力。你所谓的‘杀出一条血路’,听起来很悲壮,但本质上,是一种被恐惧驱动的‘应激反应’。就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慌不择路,最后往往不是死在猎枪下,而是死在自己的慌乱里,一头撞死在树上。”
老王的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我知道,我的话,像一把手术刀,虽然冰冷,但切中了病灶。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没有给他任何“商业建议”,只是掰开揉碎了,给他讲了六个字。
这也是我今天,想对每一个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朋友,说的六个字。
未来三年,最好的活-法,可能就藏在这六个字里:
守住,忍住,挺住。
一、守住:收缩,才是最高级的进攻
我告诉老王,现在这种环境下,普通人最大的战略,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加固城防。
不是想着怎么赚一笔大的,而是想着怎么保证自己不被一场小风浪打翻。
守,不是消极,不是躺平,而是一种极度清醒的主动选择。
那么,具体要守住什么?
第一,守住你的现金流。
我给老王算了一笔账。他现在开新店,装修、租金、加盟费、营销费用,没个百八十万下不来。而这笔钱,是他仅存的家底,是从老店的牙缝里挤出来的。
一旦新店失败,那就是满盘皆输。
我问他:“如果把这笔钱,不动,就放在账上,能不能让你剩下的三个老店,安安稳稳地再活一年?”
他沉默了。
现金流是什么?
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血液。对一个家庭和个人来说,是氧气。
未来三年,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这个钱,不是让你去抄底、去投机的,而是你的“压舱石”,是你的“战略预备队”。
它能保证,在黑天鹅出现时,你不会因为下个月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而被迫做出愚蠢的决策,比如贱卖资产,比如高息借贷,比如铤而走险。
记住,经济下行周期,保住本金,比什么都重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第二,守住你的核心。
我问老王:“你三家店里,哪家店最赚钱?你所有的菜品里,哪一道菜是客人每次必点的‘镇店之宝’?”
他告诉我,是城南那家老店,靠着一道“招牌红烧肉”,积累了十几年的回头客。
我说:“那就对了。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追逐年轻人喜欢的‘融合菜’,那是你不熟悉的战场。你要做的,是把这家最赚钱的老店,当成你的‘根据地’,把这道‘招牌红烧肉’,做到极致。”
“能不能把这家店的服务做得更好?能不能把这道菜的品质再提升一个档次?能不能围绕这道菜,开发出一些伴手礼,让客人能带回家?”
这就是“守住核心”。
对于个人而言,你的核心是什么?
是你最擅长、最赖以生存的那项“看家本领”。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就把代码写得更精炼;如果你是设计师,那就把图稿做得更有创意;如果你是销售,那就把客户服务得更贴心。
不要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新概念、新风口迷惑。什么元宇宙、Web3,大部分都与你无关。
当潮水退去,你会发现,唯一能让你站稳脚跟的,不是你追了多少风口,而是你手里那门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手艺。
把你的“根据地”守好,把你的“招牌菜”做好。这,就是最朴素,也最有效的策略。
第三,守住你的心神。
这是最重要,也最难的一点。
我发现,很多人,还没被现实打败,就先被各种负面信息给淹没了。
每天睁开眼,就是刷手机。看这个公司裁员了,那个行业崩盘了,这个专家说经济要硬着陆,那个大V说危机才刚刚开始。
这些信息,像一剂剂毒药,不断注入你的潜意识,让你焦虑、恐惧、愤怒,让你觉得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在这种心境下,你不可能做出任何理性的判断。
你的心,乱了。
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船,最可怕的,不是外面的风浪,而是船长失去了冷静,开始胡乱打舵。
所以我建议你,未来三年,主动减少信息的摄入量。
每天只看半小时新闻,只关注与你工作生活最相关的领域。卸载掉那些不断给你推送垃圾信息和贩卖焦虑的APP。
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干什么?
看书,看经典。去读那些经过了时间考验的智慧。你会发现,今天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历史上都曾反复上演。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或者,去运动。去跑步,去爬山,去让你身体里的多巴胺和内啡肽,去对抗那些外界输入的皮质醇。
守住心神,就是守住你内在的“定场”。
外界的风浪,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决定,是让自己的心,成为惊涛骇浪里的一叶扁舟,还是成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海神针。
二、忍住:不动,才是最上乘的智慧
如果说“守”,是收缩防线。那么“忍”,就是一种静待时机的智慧。
它不是让你躺平,而是让你在关键时刻,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那颗蠢蠢-/动的心。
第一,忍住投资的冲动。
老王想开新店,就是一种投资冲动。
很多人也是一样。手头稍微有点闲钱,就总想着“钱不能放着不动”,得让钱生钱。
于是,听朋友说股票好,就冲进股市;听别人说房子能保值,就砸锅卖铁去买房;看到别人搞副业赚了钱,自己也立马跟风。
结果呢?
大概率,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为什么?
因为在经济下行周期,水落石出,暗礁遍布。你以为的机会,很可能是别人为你量身定做的陷阱。
你认知之外的钱,你根本赚不到。即使凭运气赚到了,也一定会凭实力亏回去。
所以,未来三年,请忍住你那颗想要“一夜暴富”的心。
不懂的领域,绝不触碰。别人说得天花乱坠的项目,只要让你掏钱,一概视为骗子。
守住你的钱袋子,比什么都重要。
有时候,不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手握现金,保持耐心,等待那个确定性的机会出现。
就像一个优秀的猎人,在冬天,他会选择蛰伏,而不是在风雪里到处寻找猎物。他会把枪擦亮,把箭磨快,耐心等待春暖花开。
第二,忍住炫耀的欲望。
前段时间,和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吃饭。
他前几年赚了不少,买了豪车,换了别墅,朋友圈里不是在欧洲度假,就是在海南打高尔夫。
可这次见他,开的是一辆普通的家用车,穿着也很低调。
我问他怎么转性了。
他苦笑着说:“老弟,你不懂。行情好的时候,你高调,别人会说你牛逼,会来跟你合作。行情不好的时候,你再高调,别人只会眼红你,嫉妒你,甚至会给你下绊子。”
“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你,盼着你倒下。你越炫耀,树敌越多。更何况,现在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你还开着豪车去谈生意,人家心里会怎么想?这不是拉仇恨吗?”
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
财不外露,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未来三年,请收起你的虚荣心。不要在朋友圈炫耀你的名牌包,不要在酒桌上吹嘘你又签了多大的单。
闷声发财。
甚至,要学会“示弱”,学会“藏拙”。
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生存智慧。就像深海里的鱼,往往都长得不好看,因为绚丽的色彩,只会吸引来天敌。
把你的能量,用在里子上,而不是用在面子上。低调做人,踏实做事。
第三,忍住抱怨的习惯。
我身边有两种人。
一种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开始抱怨。抱怨公司,抱怨老板,抱怨客户,抱怨大环境。整个人就是一个移动的“负能量发射器”。
另一种人,也遇到不顺心的事,但他们很少抱怨。他们会默默地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还是方法不对,然后去想办法解决。
你猜,哪种人能走得更远?
答案不言而喻。
抱怨,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行为。它除了消耗你的心力,让你身边的人远离你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内耗”,是一种能量上的“泄露”。
未来三年,请你像戒烟戒酒一样,戒掉抱怨。
如果觉得工作不顺心,要么,就拿出改变的勇气,提升自己,或者换个地方;要么,就闭上嘴,踏踏实实地干。
这个世界,从来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你的抱怨,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个笑话。
把抱怨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复盘”。
复盘今天的工作,哪里做得好,哪里可以改进。复盘最近的得失,哪些是凭运气,哪些是靠能力。
一个只知道抱怨的人,是在原地踏步。一个懂得复盘的人,是在悄悄爬坡。
三、挺住:向下扎根,向内生长
如果说“守”是战术,“忍”是心态,那么“挺”,就是一种信念,一种坚持。
它不是让你傻傻地硬扛,而是让你在低谷期,完成一次深刻的“自我进化”。
第一,向下扎根。
我常去一个老小区门口吃面,那家面馆,开了快二十年了。
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店面很小,只有五六张桌子。但无论刮风下雨,生意都很好。
我问老板,有什么秘诀?
老板憨厚地笑笑说:“没啥秘诀。就是这汤,得用筒子骨老老实实熬上八个小时;这辣椒油,得用十几种香料自己慢慢炒。来的都是街坊邻居,糊弄不得。”
你看,这就是“向下扎根”。
在别人都追求标准化、快餐化,用料理包的时候,他还在坚持用最笨、最慢的方法,去熬一锅汤。
所以,当一阵风吹来,那些根扎得浅的“网红店”,一片一片地倒下。而他这个小小的面馆,却稳如泰山。
未来三年,就是我们每个人“向下扎根”的最好时机。
市场不好的时候,不要去想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回到最基本的地方,去打磨你的产品,去提升你的服务,去修炼你的内功。
如果你是做产品的,就把你的产品打磨到极致。
如果你是做内容的,就把你的内容写到别人抄都抄不走。
如果你是做服务的,就把你的客户感动到离不开你。
这个过程,很慢,很苦,很煎熬,甚至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
但请相信,所有向下扎根的努力,都会在未来,以另一种方式,让你向上生长。
第二,链接真人。
前几天,一个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
她说她失业了,很焦虑,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在网上加了各种“搞钱社群”,听了无数的“搞钱直播”,结果钱没搞到,人更焦虑了。
我给她的建议是:断掉网络,走出门去。
去跟你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亲人、同学,好好吃顿饭,聊聊天。
去跟你小区楼下的保安、便利店的阿姨、菜市场的摊主,真诚地打个招呼。
你会发现,真实的人间,充满了烟火气和善意。那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有温度的链接,是任何网络社群都无法给予的。
未来三年,请减少你无效的“网络社交”,回归真实的“人际关系”。
去链接那些比你优秀的人,向他们请教。
去链接那些能给你带来温暖和支持的人,汲取能量。
去链接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传递善意。
这些“真人”,才是你真正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拉你一把的,往往不是你微信里那几千个“好友”,而是那个愿意听你哭诉、请你吃饭的,活生生的朋友。
第三,投资身体。
我把这句话,放在最后,因为它最重要。
未来三年,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更聪明,谁更有钱,而是谁的身体更好,谁能活得更久。
一场大病,就能让你瞬间回到解放前。
你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不够在ICU里住一个星期。你费尽心机谋划的未来,可能因为一张诊断书,就全部化为泡影。
所以,从现在开始,请把你的身体,当作你人生最重要的项目来管理。
不要再熬夜了。晚上11点前睡觉,比你吃任何保健品都管用。
不要再点外卖了。自己动手,做一顿简单、干净的饭菜。
不要再久坐不起了。每隔一小时,站起来走动一下,看看远方。
每周,给自己安排至少三次运动时间。不一定要去健身房,去公园跑跑步,在家跟着视频做做拉伸,都可以。
身体健康,才是1,后面所有的财富、名誉、地位,都是0。没有了1,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
……
老王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他那拧着的眉头,舒展了一些。他说,他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决定,把那两家亏损的店关掉,收缩战线,全力保住城南的老店。他还说,他准备把那笔准备开新店的钱,拿出一部分来,给跟着他十几年的老员工,多发几个月工资。
我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心里很平静。
我知道,这个冬天,会很冷,很漫长。一定会有很多人,像老王一样,感到迷茫,感到无助。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在于他们总是想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却很少停下来思考,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又该往哪里去。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就是思维模型。
就像你戴着一副哈哈镜,无论你怎么努力,你看到的世界都是扭曲的。
我花了数年时间,行走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与无数像老王一样的普通人对话,研读了大量的典籍,将那些贯穿于商业、人性、社会变迁背后的底层逻辑,提炼成了50个可被普通人掌握的思维模型,汇集成了这本电子书——《格物之道》,一共30万字,分为5大模块,50个章节,你可以在评论区订阅。
它不是告诉你100种赚钱的方法,也不是给你灌输廉价的鸡汤。它是50把钥匙,每一把,都能帮你打开一扇认知的大门。
比如,用“能力圈模型”,你就能清晰地界定,什么是你该“守住”的核心;用“逆向思维模型”,你就能在迷茫中,倒推出清晰的行动路线;用“反脆弱模型”,你就会明白,如何利用这次危机,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它不是一本教你“术”的书,而是一本帮你建立“道”的内功心法。它更像一个工具箱,在你遇到人生难题时,可以帮你拆解问题、洞察本质,重装你的大脑操作系统。
如果你也正处在迷茫和焦虑之中,或许,这50个思维模型,能帮你找到那份内心的“定力”。
其实,未来三年,并不可怕。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滤网”。
它会滤掉那些投机的,浮躁的,心存侥幸的。
它会留下那些踏实的,坚韧的,回归本质的。
它会淘汰一批人,也必将成就一批人。
冬天来了,有人会被冻死,有人选择围炉夜读,磨刀擦枪。
春天总会来的。
但春天,只属于那些在冬天里,守住了火种,忍住了严寒,并最终挺过来的人。
声明:本篇文章来自《诺亚书房》会员专栏。
有偿阅读,如有收获,自觉赞赏,9.9元可以获取《少康日记》35万字PDF版文字合集。
我是少康,每天更新深度长文,让你实现认知跃迁!
已写《格物之道》《五行读书方法论》《五行写作方法论》认知跃迁三部曲110万字。
1、本站内容有《诺亚书房》-少康创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