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道》丁元英:真正厉害的人,都在培养“暗能力”
我那个朋友老季,最近活成了一柄被供奉在玻璃展柜里的绝世宝刀,一柄由最顶级的乌兹钢,经由最传奇的匠人之手,耗费了毕生的心血才锻造而成的,锋利无比,却又从未真正见过血的寂寞宝刀。
他是我认识的所有人里面,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可以将自己的专业修炼到“技近乎道”的顶级大国手。
他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那座绕不开的高山,那双被上帝亲吻过的手,可以在人脑那个最复杂、最脆弱的方寸之地,完成如同在针尖上跳舞般精准而优雅的操作。
我们都以为,以他的技术、声望,和那颗近乎于圣人般纯粹的仁心,他的人生理应像他做的那些完美手术一样,清晰、顺畅,并且充满了无可指摘的荣光。
然而,就是这样一柄在“明”处早已光芒万丈的宝刀,最近却在他自己人生下半场的那场他最看重的转型之战里,输得一败涂地、体无完肤。
他倾尽了自己半生的积蓄,和所有的声望,创办了一家致力于研发国产高端手术机器人的高科技公司,他把他在手术台上那套天下无双的“明能力”,毫无保留地倾注到了这个他认为可以造福更多人的伟大事业里。
但结果呢,结果就是,他那个在技术上领先了国内同行至少一个身位的完美产品,却像一个患了社交恐惧症的天才少年一样,被死死地困在了那个冰冷的实验室里,迟迟无法拿到那张可以通往市场的关键“准生证”。
而那些在他眼里技术上甚至有点可笑的粗糙模仿者们,却一个个地凭借着他完全看不懂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盘外招”,轻轻松松地就绕过了所有的壁垒,然后用他们那些漏洞百出的廉价“仿制品”,提前抢占了整个市场。
他找我喝茶,一个在手术台上可以连续站立十几个小时,眉头都不皱一下的钢铁般男人,在我面前却像一个刚刚被人缴了械的战败将军,眼神里充满了那种因为自己的“屠龙之技”在现实的巷战里,毫无用武之地的巨大屈辱和迷茫。
他说,少康,我真的想不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他说,我明明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矛”,但为什么我却连那个由最庸俗的“规则”和最丑陋的“人性”所共同构建起来的最薄的那层“盾”都捅不破。
他说,是不是我这样的人就只配一辈子当一个被人利用的“工具”,而永远成不了那个可以制定游戏规则的“操盘手”。
我看着他那双因为长期的认知失调而布满了细密血丝的眼睛,没有急着去安慰他,也没有去帮他分析那些所谓的“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
我只是给他讲了一个关于“冰山”的故事。
我说,老季,你和你那些你所看不起的对手,其实就像是两座漂浮在同一片冰冷海洋上的冰山。
你是那座露出海平面的部分最高、最尖、最晶莹剔透、最引人注目的冰山,你把自己所有那些可以被量化的、被看见的“明能力”,比如你的技术、你的勤奋、你的道德,都修炼到了一个近乎于完美的极致。
而你的那些对手们,他们露出海面的部分可能又小、又丑、又不起眼,看起来就像一堆即将要融化的浮冰。
但是,老季,你忘了,一座冰山真正决定它“质量”,决定它“航向”,决定它拥有着怎样摧枯拉朽的撞击力的,从来就不是那个暴露在阳光之下的光鲜亮丽的百分之十。
而是那个隐藏在海平面之下,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暗巨大的,占据了整座冰山百分之九十体量的庞大沉默基座。
我看着老季,一字一句地无比清晰地告诉他,你不是输给了他们的“术”,你是输给了你自己那块看不见的“基座”,实在是太小、太轻了。
你把所有的能量都用在了向上生长,去追求那个可见的“高度”。
而他们却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用一种更聪明也更本质的方式,在向下扎根,去构建那个看不见的“深度”。
那种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决定一个人真正力量层级的能力,我称之为“暗能力”。
老季的身体剧烈地震动了一下,他那颗一直被禁锢在由“专业”和“逻辑”所构建起来的,明亮无菌手术室里的骄傲大脑,第一次被一句来自那个幽暗、混乱、充满了“潜规则”的真实世界的大实话,给狠狠地击穿了。
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认知陷阱,就是它会用所有的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来引导我们去疯狂地追求那些可以被看见、被量化、被写进简历里的“明能力”。
比如,你的学历、你的证书、你的 KPI、你的职位、你的那些可以在酒桌上被拿出来吹嘘的所谓“业绩”。
但实际上,真正决定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能达到怎样高度的,从来就不是这些漂浮在水面之上的东西。
而是那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无法被量化、无法被言说,甚至有点“反道德”、有点“不正确”的三个最核心的“暗能力”。
第一个暗能力,叫“剧本勘破力”:看透规则背后那套不为人知的“隐藏剧本”。
一个只拥有“明能力”的人,他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线性的”,是“规则化”的,他相信只要我按照说明书上写好的步骤去操作,我就一定能得到那个承诺好的结果。
他是一个最优秀的“演员”,他在很努力地去背诵那本发到他手上的公开“台词”。
而一个拥有“暗能力”的人,他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系统性”的,是“非线性”的,他知道任何一套公开的“规则”背后,都必然隐藏着另一套由“人性”“利益”和“文化属性”所共同编织而成的,真正“隐藏剧本”。
那套“剧本”才是真正驱动着台面上所有“角色”去做出那些,看似不合逻辑的行为的,最底层“源代码”。
就像丁元英在《天道》里布局王庙村的神话,他所利用的根本就不是任何高明的“商业模式”(明能力),而是他对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下,那些贫困农民内心深处那个“等、靠、要”的劣根性的那个“隐藏剧本”的一次精准勘破和残忍利用。
拥有这种“剧本勘破力”的人,他从来不跟“演员”去争论“台词”的对错,他会直接走到后台,找到那个真正的“编剧”,然后跟“编剧”去做那场真正决定命运的交易。
他因此获得了一种近乎于“降维打击”的博弈优势。
第二个暗能力,叫“系统构建力”:从“单点作战”升级到“生态布局”。
一个只拥有“明能力”的人,他最擅长的是“单点爆破”,他会把自己锻造成一把最锋利的“矛”,然后去攻击那个最坚固的“点”。
老季就是这样的人,他把自己变成了一台全世界最顶级的“手术机器”,他的价值和他那双手的劳动时间是成正比的。
他是在用“加法”来对抗这个世界。
而一个拥有“暗能力”的人,他从来不屑于让自己成为那个去攻城略地的“士兵”,他会把自己变成那个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和武装无数个“士兵”的“军工厂”。
他思考的从来不是如何打赢一场“战斗”,而是如何去设计一个可以自动地去赢得整场“战争”的“系统”。
这个“系统”可能是一个可以自我繁殖的“商业模式”,可能是一个可以自我激励的“组织架构”,也可能是一个可以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文化图腾”。
就像丁元英,他从来没有亲自去卖过一套音响,他只是在王庙村那个贫瘠的土壤上,构建了一个可以让“石头”自动地变成“黄金”的神奇“炼金系统”。
他用他那个看不见的“系统”去碾压了,所有那些看得见的“产品”。
他是在用“乘法”,甚至是“指数”来对抗这个世界。
第三个,也是最根本的暗能力,叫“因果编织力”:在“果”上布局,在“因”上发力。
一个只拥有“明能力”的人,他是活在“果”的世界里的,他是一个最高明的“问题解决者”,他擅长在问题已经出现之后,用他那强大的专业能力去“修复”它。
他是一个被动的“应激者”。
而一个拥有“暗能力”的人,他是活在“因”的世界里的,他是一个最高级的“局面创造者”,他擅长在所有事情还未发生之前,就提前去种下那个必然会长出他想要的结果的那个小小的“因”的种子。
他从来不解决“问题”,他只创造“局面”。
就像丁元英,他想要拿到那笔来自德国的订单(果),他所做的不是去跟德国人谈判,不是去跟他们讨价还价。
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在北京那个寒冷的冬天里,为那个素不相识的德国总裁提前安排了一场充满了“算计”的“偶遇”(因),和一场充满了“文化密码”的对话。
当那个“因”被种下的那一刻,那个“果”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他看起来什么都没做,但他又做完了所有真正重要的事。
他活得像一个可以提前看到“未来”的幽灵。
这三个核心的“暗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真正厉害的人,那座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巨大冰山的基座。
而要修炼这三种极其深刻且逆人性的“暗能力”,你需要对自己那个早已习惯了在“明处”用力的,旧有的“操作系统”进行一次彻底的格式化和重装。
这个过程就是一场最深刻、最痛苦也最必要的“自我格物”。
它需要一套强大的,可以帮你从那个光明的、确定的、二维的“物理世界”潜入到那个幽暗的、不确定的、多维的“量子世界”的“心智潜水艇”。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这件事,就是把我从古今中外的经典里,从我行走大地的见闻里,从无数次的与人交谈的感悟里,提炼、萃取出的50个思维模型,最终写了一部30万字的电子书,分为5大模块,50个章节,取名为《格物之道》你可以在诺亚书房公众号订阅。
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把你的“刀”磨得更亮的“武功秘籍”。
它是一本教你如何看懂整个“江湖”的运行规则,并且最终成为那个可以制定“江湖规则”的心法总纲。
比如其中的“系统思维模型”,能让你像一个最高级的“系统架构师”一样,清晰地看到任何一个孤立的“点”背后那张看不见的“线”和“面”的能量网络,从而让你获得那种庖丁解牛般的“系统构建力”。
“第二序思维模型”,则能让你像一个最高明的“棋手”一样,永远比你的对手多看至少三步棋,让你获得那种可以在“因”上从容布局的“因果编织力”。
而“人性手术刀模型”,更是能让你像一个最高明的“心理医生”一样,清晰地解剖出任何一个“群体”背后那个共同的不为人知的“潜意识剧本”,从而让你获得那种丁元英式的“剧本勘破力”。
这 50 个模型就像 50 把可以用来构建你那座“人生冰山”的水下基座的最核心“龙骨”,它会最终帮助你把你的人生从一艘只能在“浅水区”航行的华丽“小舢板”,打造成一艘可以在最深邃、最危险的“远洋”里去对抗任何风暴和巨浪的沉默却又坚不可摧的“核潜艇”。
老季后来怎么样了。
他没有再去纠结于那个已经失败了的项目。
他做了一件让我们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疯了的事。
他把他那个代表着他一生“荣耀”的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的职位给辞掉了。
他没有再去创业,也没有去任何一家私立医院。
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在家里待了整整半年。
半年后,他用一种我们所有人都看不懂的方式重新出山了。
他没有再去做任何具体的“手术”,也没有再去研发任何具体的“产品”。
他只是成立了一个极其小众的高端医疗咨询社群。
那个社群不接纳任何普通的病人。
它只服务于那些国内最顶级的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家庭。
他卖的不再是他那双可以做手术的“手”(明能力)。
他卖的是他那颗可以帮助这些顶级的大脑们,去识别和规避那些隐藏在他们那庞大的商业帝国和复杂的家族关系里,那些最致命的“健康风险”的“大脑”(暗能力)。
他把自己从一个最高级的“手艺人”,活成了一个更高维度的“资源链接者”和“系统设计者”。
他不再亲自去“开刀”,他只是在为那些真正需要“刀”的人,去精准地匹配这个世界上最合适的那把“刀”。
他用一种看不见的“智慧”去撬动了一个,比他过去那个看得见的“手术台”要大一万倍的价值网络。
上周,我在一个顶级的财经论坛上又见到了老季。
他没有再穿那身象征着“专业”和“权威”的白大褂。
他只是穿了一件最普通的中式棉麻衬衫。
他整个人都像一块被重新盘过的温润古玉,眼神里再也没有了那种手术刀般的锋利攻击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看透了所有明规则和潜规则之后所特有的近乎于“空”的平静和慈悲。
他作为那个论坛的压轴神秘嘉宾,在台上分享着他对“健康”和“财富”的新理解。
他没有讲任何关于“医学”和“商业”的专业术语。
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很喜欢也很想送给在座的各位企业家的一句话。
他说:
“一个真正厉害的人,他从来不在水面上游泳,他只在水底下潜行”。
那一刻,我知道,那柄曾经被困在玻璃展柜里的绝世宝刀,终于找到了那片真正属于它的最深邃也最广阔的海洋。
而他也终于把自己活成了那个他曾经最看不起的,但现在却最想成为的那个不动声色却又掌控一切的幽灵。
声明:本篇文章来自《诺亚书房》会员专栏。
有偿阅读,如有收获,自觉赞赏,9.9元可以获取《少康日记》35万字PDF版文字合集。
我是少康,每天更新深度长文,让你实现认知跃迁!
已写《格物之道》《五行读书方法论》《五行写作方法论》认知跃迁三部曲110万字

1、本站内容有《诺亚书房》-少康创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暂无评论内容